Performing Arts and Literature

文學、電影、劇場、表演、藝術、生活......

姓名:
位置: Hong Kong

朝花夕拾

2007-07-27

IDEA 之 CROSSING 渡

IDEA 特別推介
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「國際綜藝合家歡 2007 」之「新人類系列」節目香港中文大學 邵逸夫堂 香港戲劇工程 聯合統籌
《渡》粵/英/法/印度語 20-22.7.2007 7:30pm香港大會堂劇院
第一部份— 天外天劇場導演/導師:吳偉碩(梵谷)梁遠光
第二部份— 青春國際交響曲導演:黃美蘭 (新加坡)洪節華
第三部份— 渡創作及演出: 醒覺劇團 (印度) & 法國青年劇團 (法國)


上星期六晚去大會堂看「渡」。先前有很足的心理準備不知看甚麼,所以第一場由香港中學生演出的「天外天劇場」,對其青澀稚拙毫不意外,畢竟香港中學生來來去去都是講這些,就算走出家庭,也走不出香港,其關心離不開自身,而對社會的觀察極其量是覺得檢垃圾阿婆好慘,銅鑼灣好多人,好逼。 全劇基本上所有台詞都是陳腔濫調,肢體語言也只限於行行企企跑跑,實在有更大的進步空間。而更可悲的是,我們香港的下一代努力思考過後,對世界的認知仍離不開社會的框框。如果說全劇有無亮眼的地方,有一句台詞倒是讓人如今還記得的,舞台上演員向父母講心底話,有個女孩子說,媽媽,每次你問我夠不夠零用錢時,我覺得你是最溫柔的。 這才像話,有點個性。

第二場由黃美蘭導演的「青春國際交響曲」則帶來很大的驚喜。一眾演員是各色人種,黃白黑棕都有,大家都講各自的語言,舞台肢體語言非常成熟,而演出的議題涵括年青人對戀愛,對性別,對墮胎,對語言,甚至對建制等等的探討。真箇是青春活力澎湃。我們可能聽不明白法文,印度語,日文,但劇中有台灣及香港的演員,嫻熟的肢體語言及片段的語言提示成功吸引了觀眾,大家看得非常明白,也從他們的眼睛重新看這個世界。

第三場由印度及法國劇團合作,演出一個有關偷渡者的故事。可惜演出太借助語言的表述,內容又太過冗長,觀眾欠投入,也没有帶出法國及印度與偷渡的時代社會背景,而離香港的語境則更遠。雖然一眾演員的演出很奔放有力,但台下的我則在喋喋不休的細節中疲倦得很。

這次的演出是IDEA的交流工作坊演出節目,三場演出並不是要作比賽,最重要的是交流,從人家身上反省自身,香港的同學,你們看到了甚麼呢?

2 則留言:

Anonymous 匿名 說...

你好,我是第二場的演員,無意間發現你的Blog,謝謝你的支持!=)

6/03/2009 12:31 上午  
Blogger Claudia 說...

謝謝你的支持, 希望你在劇場繼續努力啊!
我也希望自己能多寫文章.

6/03/2009 10:10 上午  

發佈留言

訂閱 發佈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