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rforming Arts and Literature

文學、電影、劇場、表演、藝術、生活......

姓名:
位置: Hong Kong

朝花夕拾

2007-07-17

以「香港」為題的兩本新書


昨晚逛商務,買了兩本以香港為名的書:一是牛津出版社《今天》夏季號,由葉輝主編的「香港十年」專輯。二是林沛理2007年7月由次文化堂出版的雜文集《香港,你還剩下多少?----香港例外主義之死》。

先說林沛理,這幾年家裡訂的《亞洲週刊》,必看他的專欄「一夫當關」。另外先生由於工作的關係,也會定期看他主編的「MUSE」。林沛理這個人,怎麼說呢,應該是很有意思的一個怪才。因為敢說敢言,想來在文化圈人緣不是太好,要不然,我在商務轉了一大圈,就是找不到他這本新鮮熱辣的作品。後來在不顯眼的書架上找到一本,要知道,新書不平放在新書上市的展示台,一開始就上架是件多殘酷的事。

這當然也和出版社與書店的工夫做得不夠有關,總之很多因素決定了一本書的銷情(出版社在此書的編輯與設計上,犯了與《讓沉默說法》一樣的毛病)。說說為甚麼我必看林沛理的專欄,首先他做深度影評是我向來感興趣的題目,另外他也會對社會現象作分析,同時輔以很多學術名詞作討論基石,對學院派的我,看他如何用理論也是一件大有趣味的事。

林沛理的觀點不能不說是帶有偏鋒的,有時你未必會同意他的看法,但不得不佩服他獨排眾議的勇氣,獨立而鋒芒的思考角度,迂迴曲折,柳暗花明,豁然開朗的邏輯思維推進。看林的文章,其感覺可借用王小波的書名-----為《思維的樂趣》。當大家都讚賞龍應台,陳冠中的文章時,林指出他們文章與思維內裡迴避的一面,簡單來說,他看到我們看不到的。

可惜的是,作為一位對香港文化有如此獨特觀察的獨立知識份子,傳媒似乎並没有給予他太多發聲空間。《明報》的星期天副刊編輯陸鈞以調侃的口吻介紹林的此書,並設想林要是坐在台下舉手對台下的書展嘉賓龍應台提問,是精采可期的一件事。 要知道,以林的身份,怎麼可以認同這種台上台下不平等的權力關係呢? 而要問的是,書展當局,為何不安排林沛理與龍應台甚至陳冠中在台上開龍門陣呢? 三人以平等的位置對談,其火花想必對香港未來的發展有一定影響。而書展會選的,永遠只是大眾受落的「公眾知識份子」,我想自命為「公共知識份子」的林沛理(欲知兩者有何分別,請看林在此書的〈大陸公眾知識份子〉一篇),心裡在某程度上一定是有些落寞與寂寞的。在這裡,我想借用王小波的另一篇文章來安慰他,做為「一隻特立獨行的豬」,是命裡注定寂寞的。

往好的看,起碼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,不是仍在茫茫書海裡淘到了這本《香港,你還剩下多少》,仔細看了,也思考過了嘛?

《今天》作為一個品牌,加上牛津出版社向來的高級知識份子形象與江湖地位,已經注定此書在包裝排版及市場行銷上的先天優勢。果然,商務不止一個櫃位平放了此書,總之走到哪裡都很容易見到,黑色的封面更貼上了顯眼地黃色標籤,寫著「最新出版」。而專題名為「香港十年」,在黑色襯以一抺光亮的「QUEEN’S PIER」照片中,焦點突出,讀者很容易拿起翻閱。如果是第一次拿起這本書讀者,怎麼會知道拿起的其實不是一本書,而是一本與中國當代先鋒文化運動息息相關的「反動」雜誌呢? 這一期,原本的主編北島讓位給香港資深文化傳媒人葉輝,請他編一本關於「香港十年」的專輯。翻開目錄,盡是熟悉的名字,四個訪談,加上學者作家的評論與創作,總結了香港文化界這十年來的面貌, 如文學、文化、電影、社會運動。看小思的訪談,她說到大陸對香港文學歷史的錯誤書寫,是資料處理得太隨便。我想,《今天》應該不可能在大陸發行吧,這本《香港十年》所展現的香港本土文化主體面貌,可惜又不能為更多的國人認識,他們所知道的香港,或許還是離不開會展的金紫荊,尖沙咀的星光大道與紅磡的金馬桶吧。

但作為香港人,實在應該看看文化界,認認真真回顧香港十年的發展,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吧。

兩本以「香港」為題的新書,都值得關心香港的香港人一讀。而讀書與買書,誰說一定要等到書展?

0 則留言:

發佈留言

訂閱 發佈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