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rforming Arts and Literature

文學、電影、劇場、表演、藝術、生活......

姓名:
位置: Hong Kong

朝花夕拾

2006-10-17

台灣 ‧德國‧香港 ( 表演藝術)

看台灣《表演藝術》九月專號,題為「新‧德國製造」。http://www.paol.ntch.edu.tw/


不禁暗自拿香港比較,一本台灣的雜誌,介紹德國的文化生態,從地理,文化、歷史、美食、建築、音樂、劇場、舞蹈到文學,全面立體地展現了新德國。於是想到,香港政府想借西九以達到國際大都會的夢想,和德國比較,委實是地球人與火星人的分別。

德國有百分之九十的表演藝術節目由政府資助,藝術家不必自負盈虧,没有包袱,故作品多創新實驗,在這種環境下,本土的藝術家在激烈的互相競爭中鍛鍊成長,於是德國的藝術絕非像香港政府的文化政策要追趕國際文化潮流,德國就是領導者,德國就是先鋒。香港政府如果仍以實用功利主義的思維發展文化藝術,只可能成為偽國際文化大都會。

這裡並不是說要香港政府全面贊助本地藝團,問題絕非如此簡單。我們看台灣,起碼人家有一本像樣的《表演藝術》月刊,由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編製,應該有政府背景,營辦此雜誌目的之一是藝術教育,通過有視野的評介,把藝術的視野從台灣伸向大陸,香港(如今期有林奕華與楊春江),再繼續伸向美洲、歐洲,而作品的跨度更是從台灣傳統歌仔戲到最前衞的德國身體舞蹈劇場。反觀香港,我們有AM POST ,雖然做得越來越好,但無論從資源、製作規模、視野、發行上都難以和台灣相比,藝術教育其實是文化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石,香港政府實在應該反思藝術資源的投放。

再看《表演藝術》中藝團的廣告,台灣的藝團廣告通常附有贊助或協助機構的名字,如誠品書店,科技公司,汽車公司甚至咖啡店。從這裡,我們看到台灣文化氛圍實在和香港不能相比,香港只有某幾間大公司會在藝術節贊助,一些小型的劇團只能指望政府的撥款,香港的企業文化尚未有贊助文化表演藝術的風氣。再看書中一則銀行信用卡廣告,更令香港人自愧不如。台新銀行推出名為游藝卡的信用卡,只要申請了此卡,以後看雲門舞集,表演工作坊,果陀劇場,台北曲藝團等等的演出就有折扣。香港有銀行有勇氣推出此類信用卡嗎? 持卡人看新域,劇場組合,話劇團,管弦樂團等節目可以享有折扣。相信申請者是有的,但加起可能還不夠銀行的行政推廣開支。

其實看一個城市的文化氛圍,只要看看城中的某幾本雜誌,某幾類廣告,就可知一二。

閱讀台灣的《表演藝術》雜誌,新德國專題,著實不得不令香港人好好反思我城的未來。

0 則留言:

發佈留言

訂閱 發佈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