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rforming Arts and Literature

文學、電影、劇場、表演、藝術、生活......

姓名:
位置: Hong Kong

朝花夕拾

2007-03-27

姨媽怎麼後現代?


許鞍華《姨媽的後現代生活》在金鐘首映禮那天,我去了旁邊的戲院看《英女皇》,但進場時看到許導演在接受訪問(還是穿得很隨便,好像又是風衣),又見到打扮得很像金城武的黃又南一身黑西裝同樣在接受訪問。想想或是港台《香港電影月》專題節目來採訪吧。

文學與電影改編
六年前許鞍華來我們的教室講有關《傾城之戀》的電影改編,上個月這個課程的嘉賓訪談錄終於出書了,書名為《文學與影像比讀》。這一次許導同樣是改編小說,合作的編劇為李檣,整個故事,除了周潤發帶來的一點香港感外,可以說是一齣地地道道的大陸電影,影片中的場景與歷史都與香港離得好遠。

許鞍華把《傾城之戀》的改編失敗歸納為編劇不夠時間,受了張愛玲小說的騙( 明顯的分場),美術的雜亂,未好好做研究幾方面。 而我覺得除了許導在個性上和張愛玲的作品未能契合外,還有一點是未能好好掌握小說與文字表現上的差異,最後當然和導演的人生歷練有關。

編劇李檣的前作《孔雀》是一部非常細緻動人的作品,許導把講一個上海姨媽的故事交給李檣可謂交對了人,距《傾城之戀》廿多年了,許導也成了姨媽級人物,配合優秀的劇本,結果成就了另一階段的代表作。

悲慘的結局?

朋友在我看這齣電影前告訴我她的觀後感:「我覺得自己好像那個姨媽,前半部人生飛揚精彩,後半部人生黯淡凄涼。」因此我在觀影時,總有那種不安感,想著凄涼的後半生幾時來到。許導中年發力,把一個如此慘情的故事拍得神氣飛揚,笑出眼淚,正如朋友說,這正是許導人生觀的寫照。 姨媽後半部回到東北後,那些大花裙子都不見了,散著白髮女鬼似的拖地,聽著女兒為了出國理想和男朋友吵架分手,聽著那個東北丈夫吐痰,看著他髒兮兮的一身棉衣褲。她安然地倒水做家務,生活不是還要繼續下去嗎? 可以怎麼樣? 最後她在自己賣鞋的地攤前一口鹹菜一口饅頭地茫然吃著,東北的天氣好冷,到處都是雪。電影結束了,但姨媽的生活還是那樣的繼續下去啊。

好多人都覺得接受不了如此悲慘的結局,我倒覺得電影中的姨媽活出了一種女人才有的強韌生命力,也活出了生活的本質。姨媽曾經主動逃離過這種生活,一個人回到上海,做回她的海派女人。但生命派她最後仍要回到原點,對於上海生活的結束,她安靜地接受,只要求離開前吃一頓大閘蟹,雖然吃得把假牙也掉了。其實我一直疑心電影中最大的騙子不是那個騙財騙色的潘知常,而是姨媽本人。她一直在騙自己,從最初潘知常騙她的三百塊買藥錢,到買墓地投資,姨媽心裡一直很清楚,只到最後自己也面對不了才收手。但說到底,在東北漫天風雪裡,姨媽蹲在地攤前,想起在上海的前塵往事,與潘知常的那一段,恐怕是最色彩繽紛的了。如此一來,姨媽才能安然接受自己黑白的後半生。

女性的掙扎與歷史的傷痕
艾慕度華去年的作品《浮花》講女性的命運,那種強韌的美麗與姨媽其實有點相似。但許鞍華不同的地方在裡面加入了很多中國獨有的歷史傷痕,不明白近幾十年中國歷史的話,不可能有深切感受。

我的媽媽在文革時是插隊知青,小時候經常講她講插隊往事,講到某些同學對上調原居地灰心,或忍受不了寂寞,或為了莫明奇妙的原因,嫁給了當地的鄉下人,這樣就過了一生。姨媽也應是嫁給了插隊的東北人吧, 後來有機會回到上海,就頭也不回地抛夫棄女直奔原本就屬於她的生活。這一點從趙薇,這個被遺棄的女兒的怨言可以了解。而這個女兒她不知道,如果她站在母親當年的位置,會走得更快更狠(從趙薇千方百計要出國,和男朋友的分手罵戰,孤獨地站在雪地抽煙,狠狠地在廚房炒菜)電影中各女子都纏在愛與恨的親情中,像姨媽與女兒,毁容少女與母親/外婆,民工女子與患呼吸困難病的女兒,都想走出去,雖然結局是悲是喜不知道,但看她們的努力,觀眾會感到一種悲憫的力量,這股能量並不是悲觀的,是正面的,是積極的。 許鞍華走出女人四十,走出香港,站在更大的中國看女性,把她們生活中的悲與喜,愛與恨,無奈、掙扎、放棄都拍出來了。

生活如何「後現代」?
最後,片名把姨媽的生活定為「後現代生活」? 究竟是一種商業上用時髦名詞以吸引人的策略,還是真有所指? 究竟甚麼是「後現代生活」呢? 是指姨媽那種強壯的生存策略嗎? 還是指姨媽最後不再去深思人生的種種,只平面化,遊戲地過自己的生活呢? 一切都像劇中出現過兩次魔幻式的日出,天空黃色與深藍色的交替,一次是姨媽半夜在病房中看到,一次是趙薇和寬寬半夜在東北家的陽台上看到,有種詭異的美,後現代生活就是有這種虛實不清的撲朔迷離感吧!

後補:編劇李檣對此片名的解釋抄錄如下:

李檣說他眼中的後現代是,“人們感到過去所依賴的價值態度和觀念體系全面崩潰,什麼都對,什麼又都不對,一切都變得不確定和模糊,生命的意義和思想深度同時消失,一切都被商業化、高雅和通俗而涇渭不明,任何權威的話語都被認為是過時的,整個世界成了一個混亂無序的夢境,不斷被篡改和顛覆。”
而電影裏的姨媽正是掙扎于這樣的境遇,在李檣看來“姨媽”代表了每一個人的未來,“姨媽是個群像角色,無論你現在處於社會中的哪個位置,甚至如年少的姨媽般是社會的中流砥柱,但總有一天你會老去,你的理想早已飄走,你自己也被社會所拋棄,這就是我們要面對的現實。可能有些人會認為這太過悲觀,但是這是我們所不能忽視的,姨媽的衰亡過程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未來。”

你害怕嗎? 你的未來會如何生活?

0 則留言:

發佈留言

訂閱 發佈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