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rforming Arts and Literature

文學、電影、劇場、表演、藝術、生活......

姓名:
位置: Hong Kong

朝花夕拾

2005-12-12

Peter Pan or Peter Pen?


12月3日尖沙咀文化中心劇場

某日在報紙看到此劇的廣告,最吸引人的要算其中一句話:「本劇不是兒童劇!」言下之意是,家長不要帶兒童來看。

星期六下午3點進入劇場,仍見到為數不少的兒童,家長帶著他們興緻昂然地坐在席上,等待開幕。我想,哎呀,希望待會兒不會有有叫家長坐立不安的粗口對白吧!

細閱場刊,留意到Peter Pan , 變成了Peter Pen, 把人家改頭換姓,應該有所寓意吧, 是否和寫作有關呢? 場刊第一頁見到一段玩敍述的文字:

喺好耐好耐以前,老溫蒂响屋企執嘢。佢攞起本封塵嘅書,以為有乜好嘢啦,就抹去書上面嘅灰塵,點知睇到嘅,係《peter pen》幾個字。响好奇心嘅驅使底下,佢打開本書,就睇到一個叫做溫蒂的後生女仔响度執緊雜物。嗰個女仔响雜物堆中搵到一本叫做《peter pen》嘅書,於是佢將書打開,「仲以為有乜好嘢添!」原來故事係講有個亞婆响舊屋執拾雜物,正想打開一本封塵嘅書。書裡面有個後生女仔係度睇緊一個伯爺婆執拾雜物嗰陣,發現了一本書,書裡面有個少女响度睇書,裡面嘅故事係……

由閱讀而生的故事,帶領我們重新檢視這個西方百年童話經典。 英國作家占士巴利(James Matthew Barrie, 1860-1937)的舞台劇《小飛俠彼得潘》(Peter Pan),一九○四年十二月廿九日在倫敦首演,大獲成功。此後「小飛俠」成為西方最經典現代童話之一,占士巴利因而被封為爵士。 至於作家如何創作Peter Pan 這個人物, 在2004年由Jonny Deep主演的Finding Neverland就做了詳細的交待,看後可能會很失落,因為童話背後的真實原來並不是那麼快樂。但這也是童話之所以存在的理由。


2005年香港版的Peter Pen, 講的很簡單,就是成長是一件壞事嗎? 我們有没有必要像小飛俠一樣拒絕成長。 劇中甚至用了玻璃瓶中的標本來比喻拒絕成長的孩子。此劇的視覺效果佳,舞台以巨型的書本作為投影幕,打開不同的頁, 就會有不同的背景,令人感受到書本閱讀的神奇魔力。 但劇本把一個清晰的概念分解地支離破碎,用了太多舞台技巧,敍述方式,時間與空間的破碎,嘮嘮叨叨地重覆往回,相信令台下的幾十位小觀眾看得頭昏眼花。果然不是兒童劇,幸好沒有粗口,不過出現割包皮之類的青春話語,我即時聽到身後小朋友問爸爸,甚麼叫割包皮,哈, 幸好舞台表演緊湊, 小朋友的注意力很快被引走。

此劇另一個重要的缺失是技術失誤太多,除了多次咪故障外, 更離譜的是,間場時後台工作人員打電話的聲音「我依家做緊野, 唔得閒,遲d再搵你。」通過咪傳給了觀眾,雖然只是幾十秒, 但這是不容原諒的過失。 或許我們可以把他當成是後現代劇場刻意造成的疏離感吧!

楊春江扮演的Peter Pan, 有點吃力不討好,舞者的身份,很多形體都不一般舞台劇演員可以做到的。但問題是,楊的外表一點也不童真,再加上那套好像中學體育制服的服裝,令人始終不能相信這就是kidult peter pan。 1904年倫敦的peter pan舞台劇首演據說已用上威吔,當時很厲害,但今天的劇場,楊春江的舞者身份用上威吔,非但不能展現其身段,反而限制了其動作發揮,效果令人覺得像中學生跳彈床。

眩目的舞台效果,多變的敍述技巧,令主題不能突出,小朋友看完後矇查查,大人看完後戚戚然。 而作者為甚麼要把Peter Pan 改成Peter Pen的主題,也未能突出,造成了劇名與內容的疏離。其實童真與成長的主題,香港的劇場上也做過一些,peter pen中年青人圍坐在舞台邊上大講心中話的片段, 在林奕華的年青人劇場中是常見的。

近年流行kidult一詞,成長後如何保留一顆赤子之心,才是最重要的。Jonny Depp 是鬼才導演Tim Burton 的愛將,最近的一套電影 朱古力奬門人(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) 講童真, 講得令人眉飛色舞,不得不佩服導演幻想力之豐富,畫面之瑰麗令每個人都會回想起小時候吃朱古力時的幻想。 我們不必流連童年時吃第一口朱古力時的迷醉,反而是要想想,當長大後,我們有足夠的金錢買朱古力時,我們還會不會有童年時的那種心情?那種珍而重之的心態呢?那種吃下去幸福四溢的感覺呢? 如果有,那麼恭喜你,你是長大了的Peter Pan。

1 則留言:

Blogger Claudia 說...

哈, 哈, 你說得很到肉,他的畫面很美,但處理故事的深度還有所欠缺。
看來要多讀點書, 多思考。

12/13/2005 6:46 下午  

發佈留言

訂閱 發佈留言 [Atom]

<< 首頁